增資協議解除后,投資人能否要求公司返還增資款?
時間 : 2022-02-04 16:22:00 點擊量 :
增資協議解除不發生恢復原狀、返還增資款的法律效果
唐青林 張德榮 賈偉波 (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
閱讀提示:增資協議作為一種無名合同,系投資人與目標公司之間就新增目標公司注冊資本達成的合意,適用《民法典》第566條關于合同解除法律后果的規定。問題在于,如果出現了協議各方當事人約定的解除條件,導致增資協議解除,那么投資人能否要求公司返還增資款?
裁判要旨
增資協議的解除雖然適用《民法典》第566條的規定,但協議解除的后果,實際是處理投資人作為股東的退出問題。在增資款已轉化為公司資本的情況下,應當適用《公司法》關于公司資本維持的特別規定,投資人不可任意抽回出資。在股權轉讓、目標公司完成法定減資程序或解散等情形后,投資人方可取回投資款。
案情簡介
一、2017年5月9日,投資方上海富電公司(甲方)與目標公司物華公司及其原股東北方能源公司、西北工業公司等簽訂增資協議書,協議書約定甲方對目標公司增資8400萬元,增資完成后,甲方持有目標公司66.667%股權。
二、后甲方未按約定支付二、三筆增資款共計5880萬元。2018年1月25日,北方能源公司、西北工業公司、物華公司共同委托律師向上海富電公司發出律師函,通知解除該協議。上海富電公司于次日收到該律師函。
三、西北工業公司、北方能源公司向一審法院訴訟請求:1. 確認增資協議書解除;2. 上海富電公司支付違約金690.15萬元;3. 上海富電公司賠償損失68萬元。
四、一審法院判決如下:1. 確認增資協議書于2018年1月26日解除;2. 上海富電公司支付違約金300萬元。
五、上海富電公司不服,向上海一中院提起上訴。上海一中院判決如下:1. 確認增資協議書于2018年1月26日解除;2. 上海富電公司支付違約金100萬元。
裁判要點
本案爭議焦點為:增資協議書解除后(各方均認可增資協議書已解除),上海富電公司已實際繳付的增資款應否予以返還?
上海一中院認為:(1)雖然《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但本案中投資人主張恢復原狀、返還錢款,仍須基于增資協議書的性質、錢款的性質,依照《公司法》的具體規定處理解除后果。(2)投資人投入的3,250萬元增資款是其作為目標公司新股東所需繳納的出資,在經過公司章程修改及工商變更登記后,其股東身份、認繳數額、股權比例及公司注冊資本均已對外公示,該3,250萬元增資款轉化為公司資本性質,已形成公司資產。(3)投資人要求返還出資,本質上系基于其股東身份的退出。而股東退出公司,包括采取何種退出方式、資本、股權的處分等等,亦應當適用《公司法》作為特別法的相關規定。投資人要求將其出資直接返還以“恢復原狀",實質上等同于股東未經法定程序任意抽回出資,將造成公司資產的不當減少,顯然有違公司資本的確定、維持和不變原則,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能力和債權人利益保護,故投資人的該訴求不能成立。
實務經驗總結
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唐青林律師、李舒律師的專業律師團隊辦理和分析過大量本文涉及的法律問題,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大量辦案同時還總結辦案經驗出版了《云亭法律實務書系》,本文摘自該書系。該書系的作者全部是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戰斗在第一線的專業律師,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該書系的選題和寫作體例,均以實際發生的案例分析為主,力圖從實踐需要出發,為實踐中經常遇到的疑難復雜法律問題,尋求最直接的解決方案。
增資協議的本質屬性是“合同”,依據《民法典》第566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然而,增資協議的性質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在于,當增資事項記入目標公司章程,投資人取得目標公司股東資格,增資法律關系已開始受《公司法》調整。增資協議解除后的“恢復原狀”請求權的實現則關乎《公司法》下的資本維持原則,本案體現了增資協議解除下《民法典》與《公司法》競合時的處理規則。
法院在本案的處理中,并未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判定投資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等,而是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和理論,認為增資協議履行的后果是目標公司將投資人的出資吸收為其資產,投資人據此取得目標公司的股權。公司資產未經法定程序不得被非法抽回,故一旦增資協議解除,投資人能否取回投資款,應當根據《公司法》的特別規定,在股權轉讓、目標公司完成法定減資程序或解散等情形后,投資人方可取回投資款。
在此,云亭律師對投資人提出以下建議:
1. 投資人作為平等理性的商業主體,在投資前首先應當委托律師等專業人士全面審查投資標的,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投資人應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投資。
2. 實踐中,投資人可以依法解除增資協議的情況包括:(1)公司拒不辦理工商變更登記;(2)增資行為未經過公司股東會議決議通過,公司股東會亦不予追認;(3)公司股東主張投資人的認購行為侵犯其優先認購權;(4)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未完成時,公司已注銷,致使增資目的無法實現。
3. 投資人可以依據協議約定要求解除增資協議,但協議解除后,《公司法》中的“資本維持原則”是阻礙《增資協議》解除后適用《民法典》規定的“恢復原狀”的依據,故投資人要求目標公司返還投資款的訴求通常難以實現(這是司法實踐中的一致裁判觀點,參見延伸閱讀部分)。
4. 公司資本一經增加,非經法定程序不可隨意變更,但其他股東對投資人的承諾可以認定有效,并可以實際履行(詳見延伸閱讀部分案例2)。建議在增資協議中約定:若出現一定的條件,標的公司原股東承諾向投資人返還投資人已支付的增資款。
5.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此處增資協議法律后果的判斷系以投資人已經成為目標公司股東、增資款已轉化為公司資本為前提,否則,不存在對于債權人資本信用的保證,更無從談起投資人的出資不得抽回。
云亭律師注意到,根據最高院的相關裁判觀點,案涉增資款尚未在工商登記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的,該增資款對公司債權人尚未產生公示效力,公司債權人尚無需要保護的信賴利益,案涉《增資協議》解除后返還投資款,并不涉及因抽逃出資或不按法定程序減資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問題。因此,《增資協議》解除后投資款的返還不需要履行法定減資程序,投資人可以直接要求公司返還增資款(見延伸閱讀部分案例3)。
(我國并不是判例法國家,本文所引述分析的判例也不是指導性案例,對同類案件的審理和裁判中并無約束力。同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司法實踐中,每個案例的細節千差萬別,切不可將本文裁判觀點直接援引。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對不同案件裁判文書的梳理和研究,旨在為更多讀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觀察的視角,并不意味著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對本文案例裁判觀點的認同和支持,也不意味著法院在處理類似案件時,對該等裁判規則必然應當援引或參照。)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失效)
第九十七條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5.【與目標公司“對賭”】投資方與目標公司訂立的“對賭協議”在不存在法定無效事由的情況下,目標公司僅以存在股權回購或者金錢補償約定為由,主張“對賭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投資方主張實際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是否符合公司法關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及股份回購的強制性規定,判決是否支持其訴訟請求?! ?br />
投資方請求目標公司回購股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公司法》第35條關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或者第142條關于股份回購的強制性規定進行審查。經審查,目標公司未完成減資程序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
投資方請求目標公司承擔金錢補償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公司法》第35條關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和第166條關于利潤分配的強制性規定進行審查。經審查,目標公司沒有利潤或者雖有利潤但不足以補償投資方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或者部分支持其訴訟請求。今后目標公司有利潤時,投資方還可以依據該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法院判決
以下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就“增資協議書解除后,上訴人已實際繳付的出資款應否如其訴請予以返還”的詳細論述: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對于一審判決確認系爭增資協議書于2018年1月26日解除均無異議。……二審的爭議焦點在于:……增資協議書解除后,上訴人已實際繳付的出資款應否如其訴請予以返還?
……關于爭議焦點二,涉及增資協議書解除后果的處理。結合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和各方的訴辯意見,又可以分為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在上訴人出資已經完成認繳及工商變更登記的情況下,能否以《合同法》關于合同解除的規定為依據,主張由合同相對方返還已實際繳付的出資款?二是上訴人主張由被上訴人西北工業公司、北方能源公司承擔還款、賠償責任、各小股東及目標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有無法律依據?
本院認為,首先,系爭增資協議書系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對其合同效力應予認可。該協議中,各方當事人約定了合同解除條件,依據《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四條的相關規定,該增資協議書可予解除。其次,《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因此,本案中上訴人雖主張恢復原狀、返還錢款,但仍須基于系爭合同的性質、錢款的性質,依照法律的具體規定處理解除后果。其三,從增資協議書的約定來看,上訴人投入的3,250萬元是其作為目標公司新股東所需繳納的出資,并非是對被上訴人西北工業公司、北方能源公司享有的普通債權。在經過公司章程修改及工商變更登記后,其股東身份、認繳數額、股權比例及公司注冊資本均已對外公示,該3,250萬元轉化為公司資本性質,已形成公司資產。其四,上訴人所謂因增資協議書解除而要求返還出資,從本質上說,系基于其股東身份的退出。但正如上述認繳、出資、登記等均需由各方當事人按照《公司法》關于公司增資的程序完成,股東退出公司,包括采取何種退出方式、資本、股權的處分等等,亦應當適用《公司法》作為特別法的相關規定。其五,上訴人要求將其出資直接返還以“恢復原狀",實質上等同于股東未經法定程序任意抽回出資,將造成公司資產的不當減少,顯然有違公司資本的確定、維持和不變原則,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能力和債權人利益保護。
綜上所述,本案系爭增資協議書的解除雖然適用《合同法》規定,但協議解除的后果,實際系處理上訴人作為原增資股東的退出問題。在上訴人出資已轉化為公司資本的情況下,應按照《公司法》的特別規定適用執行?,F本案各方當事人雖均確認協議解除,但未予明確上訴人退出的具體方式,如通過股權轉讓、股權回購、公司減資、公司解散等,更未經相應的法定程序,上訴人僅就返還出資一節單獨提出主張,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本院不予支持。
案件來源
上海富電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增資糾紛上訴案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19)滬01民終11265號】
延伸閱讀
在檢索大量類案的基礎上,云亭律師總結相關裁判規則如下,供讀者參考:
裁判規則一:《增資擴股協議書》的解除既應遵循《民法典》的規定,亦應不違背《公司法》的相關要求?!对鲑Y擴股協議書》雖已解除,但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通過增資向公司已交納的出資無論是計入注冊資本還是計入資本公積金,都形成公司資產,未經法定程序股東不得請求返還。
案例一: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利華、馮彩珍及一審第三人青海堿業有限公司公司增資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326號】
最高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新湖集團已注入青海堿業的資本公積金能否返還?!对鲑Y擴股協議》是由青海堿業原股東浙江玻璃、董利華、馮彩珍與新股東新湖集團就青海堿業增資擴股問題達成的協議。在該協議履行過程中,因浙江玻璃的根本違約行為,新湖集團采用通知方式解除了該合同?!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本案《增資擴股協議》解除后,新湖集團請求判令浙江玻璃、董利華、馮彩珍返還其出資款中的資本公積金336884976.80元。但《增資擴股協議》的性質決定了新湖集團所訴的這部分資本公積金不能得以返還?!对鲑Y擴股協議》的合同相對人雖然是浙江玻璃、董利華、馮彩珍,但合同約定增資擴股的標的卻是青海堿業。合同履行過程中,新湖集團也已將資本金直接注入了青海堿業。青海堿業系合法存在的企業法人。浙江玻璃、董利華、馮彩珍均不再具有返還涉案資本公積金的資格。至于青海堿業能否返還新湖集團已注入的這部分資本公積金,關乎資本公積金的性質。新湖集團認為,本案中其因《增資擴股協議》注入的資本公積金不同于《公司法》中規定的‘出資’,可以抽回的主張,依據不足。股東向公司已交納的出資無論是計入注冊資本還是計入資本公積金,都形成公司資產,股東不得請求返還。二審判決未支持新湖集團返還資本公積金的請求,并無不當。”
案例二:卓桂生與紀定強等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811號】
最高院認為:“公司資本一經增加,非經法定程序不可隨意變更,但其他股東對出資者的承諾可以認定有效。從查明的事實看,《投資合作協議》成立以后,紀定強已于《投資合作協議》約定的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了支付2250萬元的義務,并不存在違約情形。而茂鈺公司、卓桂生未能按照《投資合作協議》第三條的約定按期成立萬業基公司、金品公司、加工公司和銷售公司,顯然已構成違約。經合法工商變更登記程序,紀定強成為持有茂鈺公司25%股權的股東,同時,紀定強積極參與了對茂鈺公司的經營管理。雖然卓桂生與茂鈺公司的行為違反了《投資合作協議》約定,根據合同第10.4條,紀定強有權要求返還款項,但合同中的自由約定應以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為前提。紀定強要求茂鈺公司返還與增資額等額款項的訴請涉及公司資本制度,公司資本制度多為強行性規范?!锻顿Y合作協議》約定紀定強以2250萬元的對價獲得茂鈺公司25%的股份,其中360萬元注入注冊資本,1890萬元注入資本公積,但無論是注冊資本還是資本公積,均是公司資本,公司以資本為信用,公司資本的確定、維持和不變,是保護公司經營發展能力,保護債權人利益以及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紀定強對茂鈺公司具有相應股權,只能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抽回出資。但卓桂生在合同第10.4條中承諾若其違約,將返還紀定強于本次增資款等額款項的約定,并不損害公司及公司債權人的利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認定有效。卓桂生向紀定強承擔違約責任后,因紀定強在茂鈺公司的股權失去了對價,卓桂生可以實際出資人的身份對其權益歸屬另行主張。”
裁判規則二:增資款尚未在工商登記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的,該增資款對公司債權人尚未產生公示效力,公司債權人尚無需要保護的信賴利益,案涉《增資協議》解除后返還投資款,并不涉及因抽逃出資或不按法定程序減資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問題,故投資人可直接要求目標公司返還增資款。
案例三:韓梧豐、鄔招遠公司增資糾紛再審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申1738號】
最高院認為:“關于二審判決解除投資協議及返還投資款是否屬于錯誤適用公司法有關股東不得抽逃出資的規定。鄔招遠、寶威企業認為真金公司的出資款已轉為占空比公司的法人財產,二審判決解除投資協議、返還投資款,違反了公司法關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的規定。再審審查過程中,各方當事人均確認,真金公司增資占空比公司的2000萬元尚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增資變更登記。公司法規定股東不得抽逃出資,以及公司減少注冊資本應當履行相應的法定程序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案涉2000萬元增資款尚未在工商登記部門辦理變更登記,該增資款對公司債權人尚未產生公示效力,公司債權人尚無需要保護的信賴利益,真金公司依約定條件解除案涉《增資協議》并請求返還投資款,并不涉及因抽逃出資或不按法定程序減資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問題。綜上,二審判決真金公司依據《增資協議》5.3條可以行使解除權并判令韓梧豐、鄔招遠、寶威企業對占空比公司返還真金公司的增資款、利息及違約金承擔連帶責任不屬于事實認定不清和適用法律錯誤。”
來源:微信公眾號:公司法權威解讀
原創:唐青林 賈偉波
【版權聲明】
文章轉載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內部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系。